百家樂
時間:2018-09-30 18:21:37 閱讀量:296
p>它曾被稱為“中華火鍋第一股” 如今卻鮮為人知 小肥羊是如何走上不歸路的?內蒙古小肥羊餐飲連鎖有限公司,2001年07月11日成立,經營范圍包括許可經營項目:無一般經營項目:餐飲等。2002年,張勇走出成都,將海底撈擴張至西安時,一位叫張鋼的內蒙人,卻帶著小肥羊從北方一路打進張勇的大本營成都,日營業額達到匪夷所思的 17 萬元。沒想到,如今兩者換了地位。
它曾被稱為“中華火鍋第一股” 如今卻鮮為人知 小肥羊是如何走上不歸路的?
它曾被稱為“中華火鍋第一股” 如今卻鮮為人瞇牌百家樂知 小肥羊是如何走上不歸路的?內蒙古小肥羊餐飲連鎖有限公司,2001年07月11日成立,經營范圍包括許可經營項目:無一般經營項目:餐飲等。2002年,張勇走出成都,將海底撈擴張至西安時,一位叫張鋼的內蒙人,卻帶著小肥羊從北方一路打進張勇的大本營成都,日營業額達到匪夷所思的 17 萬元。沒想到,如今兩者換了地位。
那時的海底撈已 8 歲,不溫不火;小肥羊才 3 歲,在全國擁有 600 多家連鎖店,以 25 億元的年營業額,躍居中國本土餐飲業榜首。
2008 年,小肥羊在香港上市,成為 ” 中華火鍋第一股 “。張勇則死守著不上市的承諾自力更生。
然而 10 年后的今天,兩者卻互換了位置。9 月 26 日,海底撈以火鍋霸主的身份在香港上市;小肥羊則成了迷途的羔羊,一腳踏上不歸路。
一只狂奔的羊
內蒙人吃火鍋的歷史由來已久,但把內蒙火鍋開遍全國的,張鋼是第一人。
至于他是如何創辦小肥羊的,目前流傳較廣的說法是:1999 年,張鋼有一次去西南出差,吃到一種不用蘸小料的火鍋,既好吃又省事,便買下底料配方,結合內蒙火鍋原有的特色,反復調試,最終制成了獨一無二的口味。
創辦小肥羊之前,張鋼并無餐飲從業經驗。他在包鋼做了 4 年工人后,25 歲下海經商,賣過服裝和 BP 機,睡過火車地鋪,為拿貸款喝酒喝到吃速效救心丸。
或許正是這種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性格,令張鋼敢于以不菲的價格買下配方——在他的經驗里,只要全力以赴,必有回報。
拿到配方后,張鋼開始花大力氣改良,請吃貨朋友們試吃。終點不是味道滿意,而是一次又一次超過朋友們的預期。
執著最終換來了回報。
當第一家小肥羊店開業時,張鋼用無數次朋友試吃換來的配方,征服了食客們的舌頭。僅僅 3 天后,30 張桌的店面便人滿為患。
爆棚的人氣之下,張鋼在包頭火速新開兩家分店,仍無法滿足絡繹不絕的食客。
于是,更多的小肥羊店出現在包頭,出現在內蒙,甚至走出草原,來到北京、上海、深圳和港澳臺,以及大洋彼岸的洛杉磯、多倫多……
巔峰之時,小肥羊在國內平均每 3 天就新開一家店。到 2004 年,小肥羊連鎖店百家樂玩法已達 700 余家,數量超過了麥當勞。
一個好漢三個幫
驚人的擴張速度,離不開充分放權的加盟制。
連鎖加盟制,是肯德基、麥當勞得以在全球不斷擴張的基礎。擁有 ” 小肥羊 ” 這一金字招牌的張鋼,自然不會放過以同樣模式做大生意的機會。
在他的授權下,一大批省級加盟商積極拓展區域市場,令店面呈幾何數增長。
店面多了,管理是個大問題。肯德基、麥當勞全球數萬家門店運行得井然有序,背后有一套標準化的管理體系。
張鋼也有自己的管理法寶,即做人和用人。
張鋼骨子里是一個講義氣的人,和他一起創業的兄弟,每個人都成了合伙人,享有股權。這些兄弟將張鋼視為帶頭大哥,對他極為忠誠,以至于張鋼自信,即使小肥羊倒下,他仍然會憑借這支團隊重新開始。
這種義氣,也成了小肥羊管理團隊的重要共識和凝聚力電競比賽。
義氣之外,張鋼還有一副識人的好眼力,對認準的人才,敢于并舍得放權。
2002 年,張鋼從蒙牛挖來孫先紅和盧文兵兩員大將,拿出 5% 的股權分給二人,每股作價 1 元,并告訴孫先紅:” 你啥時候有錢啥時候給我,沒錢我給你墊上。”
事實證明,張鋼沒有看錯人,盧文兵上任后做的三件事,奠定了小肥羊日后騰飛的根基。
第一件事,對小肥羊進行股份制改造,將大區代理由加盟商變成創業團隊的一員,各地分公司也有代理持股,給予合作方充分的信任和激勵。
第二件事,排查有隱患的加盟店,最大限度地將它們轉成直營或聯營,不能轉的則關停。到 2007 年,小肥羊門店數量由巔峰時的 721 家縮減至 326 家。店雖然少了,但食客的消費體驗卻上升了,口碑也越來越好。
第三件事,引進外資沖擊上市。2006 年,小肥羊從高盛、摩根等 20 余家參與競爭的海外投資方中,引進英國 3i 私募和普凱投資基金總計 2500 萬美元。盡管 3i 出價不是最高,但其聲稱提供深度投后管理令小肥羊心動。
3i 集團沒讓張鋼失望,不但給小肥羊回購加盟店提供了資金,還牽線引進一位職業經理人——肯德基原香港行政總裁楊耀強。
正是此人,以首席運營官的身份,將小肥羊拉上標準化、規范化管理軌道,最終推動小肥羊于 2008 年 6 月 12 日在香港上市。
那天之后,小肥羊披上” 中華火鍋第一股 “的光環,風頭一時無兩。
洋老大的誘惑
張鋼心里一直有個 ” 中國百勝 ” 夢,希望小肥羊能像肯德基、必勝客一樣開遍全球。
楊耀強的到來,讓張鋼的百勝夢更近了一步。這個來自百勝旗下公司的職業經理人,擁有豐富的管理經驗。
張鋼對這個 ” 外來和尚 ” 也充分信任,將大權授予他,自己則當起了甩手掌柜,長期在海外考察餐飲市場。
但張鋼并沒能享受太久的清閑。很快,這個 ” 外來和尚 ” 就惹出了麻煩。
按照楊耀強的規劃,小肥羊每開一家新店,費用都要提高,這讓原管理團隊頗為不滿。隨后幾家新店出現虧損,加劇了雙方的矛盾。
股價壓力下,張鋼選擇支持原管理團隊,楊耀強最終離開小肥羊。此后,小肥羊的開店速度逐漸放緩,美林銀行也將其評級由中性下調至跑輸大市。
期間,3i 和普凱見機退出,將股權賣給了意圖進一步占領中國市場的百勝。
盡管雙方在理念上不夠兼容,但百勝的光環令張鋼無法抗拒,他希望由百勝出手,將小肥羊打造成第二個必勝客。
他甚至勸管理層賣掉股份:” 只有百勝進來,股價才會更高;百勝不進來,股價也就這樣了 “。
此言非虛,雙方即將牽手的消息一出,小肥羊股價暴漲了 15%。
于是,百勝不僅獲得了 3i 和普凱持有的 13.92% 股權,又向小肥羊控股股東收購了 6.07% 股權,一舉成為小肥羊的第二大股東。
然而,雙方的聯姻很快就從蜜月期跌入冷凍期。
百勝由于不熟悉火鍋業務,又忌憚張鋼手中的控制權,參股后并沒有花力氣謀求小肥羊的改變。小肥羊由此陷入增長困境。
張鋼坐不住了,” 我是為了做事業、創百年字號,以后能對孫子說,我是小肥羊的創造者,就很自豪了。”
此后兩年間,張鋼抱著 ” 誰有能力誰控股 ” 的期待,帶領原始團隊在股權上步步退讓,不僅讓出控制權,還數次減持股份至僅剩 2.41%。
直到 2012 年 2 月,百勝以 46 億港元現金收購小肥羊全部股權,宣布私有化退市,張鋼和管理團隊息數離場。
” 中華火鍋第一股 ” 成了 ” 中餐退市第一股 “。
不再有任何掣肘的百勝,將原有系統與小肥羊對接,專注解決小肥羊體系松散、管理缺乏標準化、繼續擴張瓶頸三大問題,并對品牌形象和運營標準進行了升級,試圖讓小肥羊再創奇跡。
遺憾的是,僅僅一年多,小肥羊便陷入關店潮,至今僅剩約 200 家店面,門前也冷落了許多。
誰之過?
對于小肥羊的遭遇,業界除了惋惜,更多是對創始團隊的不解和質疑:” 肥了自己腰包,卻餓瘦了小肥羊 “。在外人眼里,張鋼等人將多年心血拱手他人,似乎過于急功近利。
但只有身處圍城內的張鋼才深知其中的無奈。
和中國眾多企業的發展歷程一樣,草創期由小到大相對容易,而由大到強所需的各方面條件,則無法依靠過去的經驗獲得。餐飲業進入門檻低,面臨的升級瓶頸尤甚。
小肥羊在張鋼帶領下經過 10 年發展,門店管理能力急需提升;從物料采購到銷售的全供應鏈管理也迫切需要優化;后續擴張對財力提出了嚴峻挑戰;企業的義氣文化也無法適應 6 萬余名員工的龐大團隊。
諸如此類的問題,卻正是百勝的優勢所在,也因此,百勝成了張鋼眼里可以仰仗的靠山。
相較內部的困難,外部更令人頭疼。
短短幾年間,中國火鍋行業出現井噴,小肥羊身邊已是勁敵環伺,廝殺慘烈:
海底撈以服務和口碑征服了越來越多的市場,一本《海底撈你學不會》更是將其捧成現象級明星企業,一夜之間人氣爆漲;
比小肥羊早一年起步的呷哺呷哺,以新鮮的吧臺形式發展出數百家直營店,顧客需要排隊候餐;
在小肥羊的發祥地包頭,成立于 2001 年的小尾羊風頭已將其蓋過,遍布全國的門店多達 600 余家,正向 ” 中國第一羊 ” 的目標進擊。
后起之秀的蒸蒸日上,時刻威脅著小肥羊的老大地位。
當自認為抱上了大腿的張鋼,眼瞅著百勝也無計可施時,轉手要趁早或許就成了上上策。
這是有前車之鑒的。
早在 2000 年,護膚品牌小護士如日中天,對歐萊雅的收購提議嗤之以鼻。不料,此后美金盤的小護士卻在大量國際品牌圍攻下,開啟了長線下坡模式,最終在收購價格上極為被動。
時機就是金錢的道理,張鋼也懂。
事后看來,張鋼脫手的時機頗有先見之明。百勝提出對小肥羊私有化計劃后,小肥羊當年上半年凈利潤同比下滑了 19.6%,股價也大受影響。
換個角度看,即便小肥羊一心一意保持自主發展,在上述嚴峻的內外部環境下,如果不做出突破性的改變,也很難挽回頹勢。
對百勝而言,進軍中餐、擴大領地的算盤本身沒錯。錯就錯在,其對中國火鍋文化知之甚少,卻貿然走進圍城。
一位中餐行業專家一語中的:” 西餐的精髓是標準化管理,中餐則有太多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飲食文化,比如紙巾是否收費,南北方消費者口味差異等等,是很難用標準化去經營的。”
至今,距離百勝全面收購小肥羊已過去 6 年。這期間,百勝做過數次嘗試和改變,但今日的小肥羊早已不是過去的小肥羊。
在包頭的烏蘭道旁,全國第一家小肥羊店的牌匾仍清晰可見,只是場地已變為其他用途。
每次路過這里的張鋼,或許只能望 ” 羊 ” 興嘆:創業容易,守業難啊。
海底撈
海底撈成立于1994年,是一家以經營川味火鍋為主、融匯各地火鍋特色為一體的大型跨省直營餐飲品牌火鍋店,全稱是四川海底撈餐飲股份有限公司,創始人張勇。
海底撈在北京、上海、西安、鄭州、天津、南京、杭州、深圳、廈門、廣州、武漢、成都、昆明等大陸城市有上百家直營餐廳。在中國臺灣以及新加坡、美國、韓國和日本也有數十家直營餐廳。
2018年5月17日,海底撈在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。8月30日,海底撈通過港交所聆訊,擬融資規模10億美金,公司總估值100億美金。9月3日開始PDIE,9月18日IPO定價17.8港元,9月26日主板上市,集資最多75.56億元。
市場最新股市投資技巧熱門財經資訊盡在八八伍財經網
p>
div style=”border: 2px solid red; padding: 25px;font-size: 16px;text-align: left;color: #808080;”>
新聞頁面文章、圖片、音頻、視頻等稿件均為自媒體人、第三方機構發布或轉載。如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與我們聯系刪除或處理,稿件內容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網觀點,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
/div>div class=”qr-code mt20″>
-
專心 專業 專注;穿越牛熊 放心賺錢
/div>br>
div class=”arTail”>
小米被美國一技術公司起訴侵犯專利權 中企出海要增強專利意識
順豐優選又換CEO了!6年換7個 順豐的電商零售夢這是要碎?/div>p class=”keyWord”>關鍵詞: 小肥羊